温馨提示:
宗富动态NEWS
联系我们
李   建 139 8066 0562(微信同号)
罗 超 153 8821 7289(微信同号)

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

    裴忠富--全国劳动模范、优秀共产党员


生态农业莫成特权“下乡”幌子

点击数:   录入时间:2014年8月29日


7月15日的《人民日报》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,反映四川德阳有一座违规的高尔夫球练习场藏在山里,此外编者给读者的反馈是:2010年四川国土资源厅督办过此案,同年当地政府已责令开发商退还非法占有的土地。而与来信一起刊出的照片显示,4年后的今天球场仍岿然不动。

话说到这里,自然得质问政府执法的公信力。然而,多少年来这样的质问没有断过。地方政府当然不是天生的软脚虾,公信力的毒药是特权。

围绕这家球场的诸多新闻点甚是面熟。四川省住建厅网站上显示的项目名称中的“生态园”3个字提醒了笔者。隐匿山中又借高速公路的便利,以生态农业之名立项,长租耕地后“变身”高尔夫球场——这与央视20天前曝光的“秦岭壹号”何其相似!而这次曝光不是“秦岭壹号”在中央媒体上的首次露脸,但央视的暗访显示,该球场仍在正常营业。

不难发现,两球场像的地方是都借了生态农业这张“皮”。在立项时,德阳高尔夫球练习场顶着“白马关生态园”的名称,而“秦岭壹号”则是“盘龙植物观赏苑”。他们分别用每亩每年不到600元和2万元一次买断50年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到了土地。读者来信称,那座练习场占用了大量基本农田,盘龙观赏苑立项时仅15亩,而如今的球场占地逾千亩。仅借生态农业的幌子,不足以至此,只有背后隐匿的特权,才让违法用地如此肆无忌惮。

生态农业,本应借科技之力助推农业现代化,而在一些案例中却成了绕开土地用途管制的幌子:引入高科技就可用配套的名义建房,混种经济作物则可用生态园、种植园的名义搞各色商业开发。大山里的高尔夫球场只是其中一例,因为特权的浇灌而将这套商业“潜规则”推演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。

央视的画面里,秦岭环抱的大块草皮参差错落、气势恢弘,原先的村子在球场的大全景里已被挤到一角,似乎污染水土的草皮才是这些土地上真正该长的作物。能来到离城市这么远的地方,让那么多职权部门开绿灯,下这么大手笔,怎能轻易送走呢?

该村村民认为,地是被镇政府以高效开发为借口“骗”走的,其以极低廉的价格“租”出土地,却没等来什么生态产业。农民以这种方式与土地分离,与城镇化无关。正如这些临近高速公路出口的球场所宣传的,它们只是少数贵客的“后花园”。奢华的场所,除了留下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所不能承受的污染,与当地农民又有什么干系?


本文来自:四川梨树苗网,http://www.lishumiao.cn 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川梨树苗网!谢谢关注!



欢迎您点击观看

宗富果业——榜样的力量

诚招代理